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调节功能训练在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Clinical research of adjusting func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metropic amblyop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闫静[1] 李兴茹[1] 周世杰[1] 李兴双[2] 张学斌[1] 王卉[1] 唐广贤[1]

YAN Jing;LI Xing-ru;ZHOU Shi-jie;LI Xing-shuang;ZHANG Xue-bin;WANG Hui;TANG Guang-xian(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1.Shijiazhuang People s Hospital;Shijiazhu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Shijiazhuang 050000,Hebei,China)

机构地区:[1]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眼科 [2]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眼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出  处:《川北医学院学报》

基  金: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20191478)。

年  份:2021

卷  号:36

期  号:11

起止页码:1450-14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IC、JST、RCCSE、UPD、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调节功能训练联合家庭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105例210眼)按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104眼)采用家庭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53例106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调节功能训练。治疗及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矫正视力提升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调节功能、屈光状态、眼轴长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7)。实验组患儿矫正视力达“进步”“基本痊愈”所用平均时间(4.45±1.20个月、8.23±1.51个月)短于对照组(5.74±1.92个月、9.59±1.5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个月后,实验组患儿矫正视力提升的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83.65%(P=0.013);按年龄、程度、屈光原因分类比较,其中7~9岁、中度弱视、远视散光性弱视患儿,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调节功能、等效球镜度、眼轴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高于对照组,调节滞后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中远视性弱视患儿的等效球镜度低于对照组,近视散光性、远视散光性弱视患儿的等效球镜度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中远视性弱视患儿的眼轴长高于对照组,近视散光性、远视散光性弱视患儿的眼轴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家庭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加入调节功能训练,可提升针对弱视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并可对患儿的屈光度、眼轴等发挥有益的调节作用。

关 键 词:屈光不正性弱视 调节训练  传统家庭治疗  等效球镜度  眼轴长

分 类 号:R778.1] R777.44[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