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紫草治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    

Mechanism of Lithospermum decoction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analysis based on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techn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江洪[1,2] 莫易[1,2] 夏蕾[1] 姚波[2] 张晓月[1]

Li Jianghong;Mo Yi;Xia Lei;Yao Bo;Zhang Xiaoyue(Cancer Center,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1336,China;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Microorganism/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401331,China)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重庆401336 [2]工业发酵微生物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基  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cstc2019jcyj-bshX00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No.82002448);重庆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编号YKJCX2020538)。

年  份:2021

卷  号:8

期  号:11

起止页码:10-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紫草抗宫颈癌“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Pub 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利用Gene Carts平台收集宫颈癌相关基因,分析药物靶点与宫颈癌靶点交集,使用STRING分析蛋白互作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以及核心靶点互作网络,对核心靶点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经筛选得到12种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紫草胺A、1-甲氧基乙酰紫草素、紫草胺B等,以及紫草与宫颈癌相关的关键作用靶点共35个,如ESRI、SRC、MMP9、PTGS2等;KEGG通路分析表明其富集在PI3K-Akt、雌激素信号通路等39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紫草胺A与ESR1、紫草胺B与SRC、MMP9、PTGS2有较高的亲和力,可形成稳定构象。结论紫草是一个潜在治疗宫颈癌的候选药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治疗宫颈癌。

关 键 词:紫草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宫颈癌 作用机制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