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研究    

Combining Ability of Yield and Ear Characters and Their Correlation About Twenty New Bred Maize Inbred Lin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黎明[1] 蒋辅燕[1] 高连彰[2] 和永昌[3] 汪燕芬[1] 吴海兰[2] 毕亚琪[1] 尹兴福[1] 何永健[2] 包改丽[2] 姚文华[1] 徐春霞[1] 王晶[1] 陈洪梅[1]

LUO Li-ming;JIANG Fu-yan;GAO Lian-zhang;HE Yong-chang;WANG Yan-fen;WU Hai-lan;BI Ya-qi;YIN Xing-fu;HE Yong-jian;BAO Gai-li;YAO Wen-hua;XU Chun-xia;WANG Jing;CHEN Hong-mei(Institute of Food Crops,Yunnan Academy of Agocultural Sciences,Yunnan Kunming 650205,China;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Xuanwei,Yunnan Xuanwei 655400,China;Yunnan Tianrui Seed Co.,Ltd.,Yunnan Kunming 650205,China)

机构地区:[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2]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宣威655400 [3]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05

出  处:《西南农业学报》

基  金:云南省省级“放管服”科研项目(2019-1-N-25318000002229);云南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专项;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绿色、高效玉米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项目(202102AE090023)。

年  份:2021

卷  号:34

期  号:10

起止页码:2084-20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SCD、CSCD_E2021_2022、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究最新选育的20个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用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和5个测验种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在2种不同生态条件下鉴定,对其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以评价新选玉米自交系的综合应用潜力。【结果】组合、被测系、测验种、被测系×测验种间各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除穗长、穗粗、穗行数和出籽率外,其余穗部性状在不同地点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自交系L1、L2、L3、L4、L6、L7和L17产量一般配合力(GCA)为极显著正值;本试验中10个强优势组合T1×L3、T5×L17、T1×L2、T3×L8、T4×L1、T4×L13、T4×L15、T1×L19、T5×L6和T5×L16的特殊配合力(SCA)均达极显著水平,这些组合大多是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或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各参试组合的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GCA与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的相关性为显著正相关,而穗行数和出籽率与产量的GCA效应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玉米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明显贡献。【结论】本研究表明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中L1、L2、L3、L4、L6、L7和L17的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潜力。

关 键 词:玉米 新自交系  性状 配合力 相关性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