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内幕储层成因机理    

Genetic mechanism of inner reservoirs of Yingshan Formation of Middle-Lower Ordovician in Tahe Oil Field,Tarim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吕艳萍[1] 吕晶[1] 徐想东[2] 邓光校[1] 刘永立[1,3] 刘存革[4] 张振哲[1] 韩拥强[5]

LU Yanping;LV Jing;XU Xiangdong;DENG Guangxiao;LIU Yongli;LIU Cunge;ZHANG Zhenzhe;HAN Yongqiang(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Northwest Oilfield Branch Company,SINOPEC,Urumqi,Xinjiang 830011,China;CNOOC International Ltd.,Beijing 100028,China;Key Laboratory of Tectonics and Petroleum Resourc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Hubei 430074,China;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Maoming,Guangdong 525000,China;Xinjiang Bota Oilfield Technical Service Co.,Ltd.,Korla,Xinjiang 8410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 [2]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北京100028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4]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5]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

出  处:《石油实验地质》

基  金: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岩溶系统描述及空间结构井网构建研究”(P20042)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43

期  号:6

起止页码:1031-10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GEOBASE、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部风化壳缝洞型储集体是主力产层,在其下部依然发育规模性储集体,为探讨这套储集体的成因机理,在A井区开展了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工作。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δ^(18)O和δ^(13)C值明显比灰岩背景值偏负,具有δ^(18)O不变而δ^(13)C可变的趋势,δ^(18)O_(PDB)均值为-14.74‰,为脱气作用形成的大气水方解石线。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87)Sr/^(86)Sr比值介于0.709622~0.709968之间,明显高于背景值,主要受壳源锶的影响;稀土元素中Ce和Eu元素无正异常,表明缺乏热液流体的参与。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胶结物主要发橘黄色和暗棕色光,代表的是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研究认为,A井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缝洞储集体形成于海西早期大气淡水深部缓流带环境,该岩溶环境具有承压、水流缓慢、不受排水基准面控制的特点。

关 键 词:大气水方解石线  深缓流带  储层成因 鹰山组  中下奥陶统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分 类 号:TE12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