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潜山油气成藏差异性及主控因素 ( EI收录)
Differenti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buried hills and it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he Huanghua Sub-basin, Bohai Bay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ü Xueying;JIANG Youlu;LIU Jingdong;LIU Xueyjia(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School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Shandong 266580,China)
机构地区:[1]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基 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2016ZX05006-007);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KJQN202001516);重庆科技学院科研项目(ckrc2020003)。
年 份:2021
卷 号:50
期 号:5
起止页码:835-8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渤海湾盆地中、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导致潜山油气藏类型复杂多样,以黄骅坳陷为例,对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成藏差异性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认为盆地构造演化、源储发育特征及其配置关系控制了不同类型潜山油气藏的形成及其成藏特征差异。综合考虑潜山形成机理、圈闭构造特征及源储配置关系,潜山油气藏可划分为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等4种类型,且以断块-断鼻型最为发育。研究结果表明:4种类型潜山油气藏在油气分布特征、油气来源、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模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断块-地貌型油气藏普遍缺失石炭-二叠系,下古生界油气富集程度高,原油δ^(13)C_(饱和烃)小于-27‰、δ^(13)C_(芳烃)小于-27.5‰,天然气δ^(13)C_(2)大于-26.0‰、仅新近纪—第四纪发生一期充注,油气成藏特征表现为"源储侧接—古近系供烃—晚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断块-断鼻型油气在中、古生界均有分布且混源特征明显,油气成藏特征表现为"源储分离—双源供烃—二期充注—多层系差异富集";背斜型古生界油气富集程度高,原油碳同位素大于-28‰、天然气δ^(13)C_(2)普遍大于-26.0‰,油气成藏特征表现为"源储叠置—煤系供烃—二期成藏—古生界富集";断块-背斜型则中生界和上古生界富油、下古生界富气,原油碳同位素小于-30‰、仅新近纪—第四纪发生一期充注,天然气δ^(13)C_(2)普遍大于-26.0‰、存在二期充注,油气成藏特征为"源储叠置—侧接复合—双源供烃—二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盆地构造演化的差异从根本上控制了潜山油气藏类型,进而导致烃源岩展布及源储配置关系的差异,多套烃源岩分布控制油气来源与分布差异,烃源岩热演化与生烃的多期次性控制油气成藏期次差异,源储配置控制了油气富集层系,储层发育差异则控制
关 键 词:潜山油气藏 成藏差异性 主控因素 黄骅坳陷 渤海湾盆地
分 类 号:TE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