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乡村振兴:政府绩效目标、农民获得感与基层治理模式选择——以G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例    

Peasants’Sense of Gain and Optimization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Model Based on Government Performance Goal——A Case Study of G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方辉[1,2,3] 王佳兴[1] 黄蓝[4]

Zheng Fanghui;Wang Jiaxing;Huang Lan(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School of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Wuzhou University,Wuzhou 543000)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640 [2]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 [3]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梧州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梧州543000

出  处:《中国行政管理》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教育绩效评价与提升研究”(编号:17JZD059);广东省重点智库项目“乡村振兴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编号:202102)。

年  份:2021

期  号:10

起止页码:57-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攻坚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映照基层治理效能,折射政府、农民与治理的关系。区分四类代表性村落,在G省的实证研究表明:政府绩效目标决定治理模式选择,以追求农民获得感最大化为导向,在三种影响治理覆盖率的模式中,将"独立管网集中污水处理"从"20户标准"的政府绩效目标(农民获得感6.26,10分制)提高为50户,农民获得感达到最大值(8.02)。同时,将减少26.5%的投资及其衍生的一系列矛盾和风险。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基层治理以农民为主体,服务和依靠农民,治理并非处理,更不等同于工程建设。优化治理模式,应遏制地方政府层层加码的目标锦标赛,贴近实际需求,久久为功,创造条件,动员及激励农民参与规划、建设、营运、维护、考评全过程。

关 键 词:治理模式  政府绩效目标  农民获得感  农村生活污水 倒U型曲线

分 类 号:D035[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