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耕地非粮化空间格局分异及驱动机制    

Spatial Pattern Differentiation of Non-grain Cultivated Land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浮[1,2] 刘俊娜[1] 常媛媛[1] 张琦[1] 于昊辰[1] 张绍良[2]

CHEN Fu;LIU Junna;CHANG Yuanyuan;ZHANG Qi;YU Haochen;ZHANG Shaoliang(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Spatial Informatic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2]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出  处:《中国土地科学》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6B02);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2021NXZD3)。

年  份:2021

卷  号:35

期  号:9

起止页码:33-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目的:摸清耕地非粮化的总体态势,揭示非粮化空间分异及驱动机制,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多重共线性诊断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2018年耕地非粮化面积约为54.47×10^(6)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29%;(2)非粮化面积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和北部,但高非粮化率主要集中于新疆、贵州和东南沿海。非粮化面积与非粮化率呈现显著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额、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农业机械总动力、乡村劳动力、土地流转面积与非粮化面积对数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共同驱动了全国非粮化的空间格局。但不同尺度、不同区域耕地非粮化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显著。研究结论:受经济、社会、政策和资源配置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不同尺度下非粮化时空格局差异悬殊、驱动因子空间异质性显著。今后应科学设定非粮化底线、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进农业差别化补贴,严控非粮化无序增长、稳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关 键 词:非粮化 耕地保护 空间自相关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驱动因素  

分 类 号:F30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