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阿美士德使团(1816~1817)中方译员研究    

On the Interpreters of the Chinese Camp at the Amherst Embassy(1816-1817)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霭云[1,2]

Ye Aiyun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2]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

出  处:《海洋史研究》

基  金:2017年广东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译员群体研究:以广州十三行通事为例”(GD17YWW01);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研究”(17AZS010);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州十三行中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195);2019年用友基金会“商的长城”重点项目“英国怡和洋行中文商业档案整理与研究”(2019-02)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1

期  号:1

起止页码:105-1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辑刊

摘  要:引言阿美士德(William Pitt Amherst)使团是英国第二个正式访华的使团,旨在打破清政府对英贸易的限制和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但使团不愿行叩头礼而被嘉庆皇帝拒绝接见,最终失败而回。与1793年首次访华的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使团相比,历史学界对1816年来华的阿美士德使团的关注,主要以中英关系和礼仪之争为焦点。①在翻译学领域,目前只有一篇长文专题讨论使团的翻译问题,①其他主要讨论使团中的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和小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二人。②本文谨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结合近年个人所见的清朝中方档案、英方使团成员的日记和回忆录、英国外交部编号F.O.1048档案、19世纪在广州出版的英语报纸以及美国商人日记手稿,聚焦于可以说是完全被忽略的中方译员——广东通事。

关 键 词:Canton Linguists  INTERPRETERS Amherst Embassy  Linguist Old Tom  Linguist Achow  

分 类 号:D829.561[政治学类] K249] K561.43[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