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水稻品种在高温逼熟下的表现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Fiel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闫浩亮[1] 王松[1] 王雪艳[1] 党程成[1] 周梦[1] 郝蓉蓉[1] 田小海[1]

YAN Haoliang;WANG Song;WANG Xueyan;DANG Chengcheng;ZHOU Meng;HAO Rongrong;TIAN Xiaohai(Agricultural College/Hu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Grain Industry,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5,China)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荆州434025

出  处:《中国水稻科学》

基  金: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0BBB06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D0301004)。

年  份:2021

卷  号:35

期  号:6

起止页码:617-6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灌浆期高温逼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威胁日趋严重,明确水稻不同耐热性品种对灌浆期高温逼熟的反应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对提高优质稻栽培和育种水平意义重大。【方法】对48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分4期进行大田播种,使各品种在灌浆期经历不同气象条件,探讨其主要产量、品质性状表现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多数品种粒重和品质指标在播期间差异显著;根据各指标变异系数和指标间相关性,确定千粒重、整精米率和垩白度等作为水稻品种灌浆期响应气象条件的主要农艺学指标;而气象因子中,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为主要影响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对品种进行分类,感性品种千粒重、整精米率和垩白度的平均差异分别比耐性品种大1.98 g、30.02%和19.81%。进一步分析隶属函数值随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的分布发现,齐穗后1-15 d日平均气温≥28℃、相对湿度≤84%、日照时数6~10 h时品种间耐性差异最大。【结论】垩白度、整精米率和千粒重可作为品种对高温逼熟响应的代表性农艺学指标;田间形成高温逼熟危害的气象条件是以温湿度为主导的综合气象条件,齐穗后1-15 d日平均气温≥28℃、平均相对湿度≤84%和日照时数≥6.5 h时,品种间耐性差异最大,是田间高温逼熟耐性筛选和鉴定的适宜气象条件。

关 键 词:水稻  全球气候变化 稻米品质 千粒重 高温 相对湿度

分 类 号:S162.53] S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