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喀斯特坡地浅层岩溶裂隙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养分垂向变化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Variation of Soil Aggregates Stability and Nutrients in Shallow Karst Fissures of Karst Sloping Fiel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IONG Bailian;GAO Yang;PENG Tao;YAN Xiong(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Zunyi Normal University,Zunyi,Guizhou 563006,China;Key Laboratory of Ecosystem Network Observation and Modeling,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Puding Karst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Puding,Guizhou 562100,China)
机构地区:[1]遵义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3]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贵州普定5621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1961047);贵州省科技厅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年]5727-12号);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黔北土壤资源与环境特色重点实验室项目(黔教合KY字[2017]010号)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58
期 号:6
起止页码:1472-14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APJ、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浅层岩溶裂隙(SKF)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水分和养分,是石漠化地区的重要生境类型。以矩形和漏斗形SKF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湿筛分法和Le Bissonnais法,分析了不同土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和破坏机理,测定了团聚体中土壤有机质(SOM)、碱解氮(AHN)和有效磷(AP)的含量。结果表明:SKF剖面粒径>0.25 mm的团聚体均超过90%,PAD值范围为0.01%~4.75%。干、湿筛作用下,MWD值变化范围分别为4.63~7.69 mm和1.33~4.24 mm,团聚体分形维数D范围分别为1.57~2.18和1.55~2.15。SKF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随剖面深度加深而降低,矩形SKF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要强于漏斗形SKF,快速湿润产生的消散作用是造成团聚体破碎的主要机制。团聚体破坏率(PAD)、团聚体分形维数(D)和平均重量直径(MWD)这三类指标均表明,SKF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通透性均较好。SKF剖面30 cm以下土层,团聚体SOM、AHN和AP含量相较0~20 cm土层大幅下降,含量范围分别为(13.27±0.94)~(37.53±3.47)g·kg^(-1)、(71.58±3.27)~(198.54±22.63)mg·kg^(-1)和(0.15±0.03)~(0.38±0.10)mg·kg^(-1),土壤AP十分贫乏。SKF形态会影响SOM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矩形SKF 30 cm以下土层含量随深度加深而降低,而漏斗形SKF则没有显著性差异。随土层深度加深,矩形和漏斗形SKF剖面AP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AHN含量的变化趋势则与SKF形态之间没有明显关联。SOM、AHN和AP含量越高,SKF剖面团聚体水稳定性越强。
关 键 词:喀斯特坡地 浅层岩溶裂隙 剖面 团聚体 土壤养分
分 类 号:S15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