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两种常用老年痴呆大鼠模型制备方法对比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ommonly use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rat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AN Ning;LIU Xinglin;TAI Xuejiao(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Sciences,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Hubei,Shiyan 442000,China;Laboratory Animal Center,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Hubei,Shiyan 442000,China;Department of Pathology,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Sciences,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Hubei,Shiyan 442000,China)
机构地区:[1]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湖北十堰442000 [2]湖北医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湖北十堰442000 [3]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湖北十堰442000
基 金:湖北医药学院人才启动金项目(2017QDJZR25)。
年 份:2021
卷 号:11
期 号:19
起止页码:34-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普通刊
摘 要: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老年痴呆大鼠模型,探求更合适的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方法实验设立正常组、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随机分组,每组各15只大鼠。模型Ⅰ组采用侧脑室注射Aβ25-35,模型Ⅱ组采用D-半乳糖、亚硝酸钠及三氯化铝联合给药,观察两组大鼠造模48 h内和40 d内存活率,并在造模后1周和5周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大鼠存活率检测结果显示三组大鼠造模后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后1周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较长(P<0.05);造模后5周模型Ⅰ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Ⅱ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比较第一次穿越平台时间和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造模后1周两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模型Ⅰ组与模型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5周模型Ⅰ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Ⅱ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都可制备出痴呆大鼠模型,但模型Ⅰ组更适合用于短期实验而模型Ⅱ组适合用于长期研究。
关 键 词: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模型 学习记忆 模型制备 认知能力
分 类 号:R-332] R749.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