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连接器插拔磨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 in plug-in wear detection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骆燕燕[1] 潘晓松[1] 马旋[2] 武雄伟[3]

LUO Yan-yan;PAN Xiao-song;MA Xuan;WU Xiong-we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liability and Intelligenc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0,China;Zhangjiakou Power Supply Company,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Ltd.,Zhangjiakou 075000,China;Handan New District Power Supply Branch,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Ltd.,Handan 056000,China)

机构地区:[1]河北工业大学电气设备可靠性和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30 [2]国家电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 [3]国家电网河北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邯郸新区供电分公司,河北邯郸056000

出  处:《工程设计学报》

基  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18202156)。

年  份:2021

卷  号:28

期  号:5

起止页码:615-6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DOAJ、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接触件是电连接器的核心元件,因插拔产生的磨损会导致其电接触性能退化甚至失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连接器插拔磨损检测方法。基于设计的检测装置开展电连接器插拔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对电连接器接触件进行定时红外热成像检测;同时,分析插拔过程中电连接器接触件间磨屑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通过表面形貌分析和能谱分析来验证红外热成像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电连接器插孔簧片的主要磨损区域为端部,其根部有少量磨屑且聚集区域相对分散;随着插拔次数的增加,电连接器接触件间的磨屑逐渐增多,磨损区域面积逐渐增大,且磨屑聚集的位置也随着插拔运动发生变化,随机地分布在接触件间;因存在加工误差,电连接器的插孔簧片非对称分布,使得不同插孔簧片的磨损程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方法可有效观察电连接器接触件插拔磨损的变化过程,可作为电连接器磨损程度在线监测及剩余寿命预测的有效手段。研究结果可为电连接器性能退化机理和失效分析提供依据。

关 键 词:电连接器 插拔试验  磨屑 红外热成像检测  表面形貌 能谱分析

分 类 号:TM50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