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赤霉素浓度对色木槭(Acer mono Maxim.)种子萌发的影响    

Effect of gibberellin concentration on seed germination of Acer mono Maxi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唐实玉[1] 崔宁洁[2] 冯云超[3] 张健[1] 刘洋[1]

TANG Shiyu;CUI Ningjie;FENG Yunchao;ZHANG Jian;LIU Yang(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Forestry Engineering of Sichuan Province,Institute of Ecology&Forestry,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Sichua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 Institute,Chengdu 610084,China;Sichuan West Forestry Bureau of Ab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Lixian 623102,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生态林业研究所,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2]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成都610084 [3]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林业和草原局,理县623102

出  处:《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003);四川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0ZYD049);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ZDYF0307)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27

期  号:3

起止页码:555-5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岷江上游彩叶林生态系统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关键生态系统类型,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而且具有显著的景观美学价值,是区域特色生态旅游经济的重要基础.由于受到自然灾害破坏和水电站的修建等人为干扰,目前岷江上游彩叶林系统毁坏严重且残存量不多,亟待恢复和重建.色木槭(Acer mono Maxim.)是川西地区彩叶林生态系统的代表性树种,探究其种子萌发特性对岷江上游彩叶林系统的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种子萌发实验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采用0、100、200、300、400、500 mg/L 6个赤霉素浓度对色木槭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在25℃条件下进行萌发,统计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并测定色木槭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内部贮藏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色木槭种子在200 mg/L浓度赤霉素浸种24 h后,其萌发率为29.33%±1.89%,发芽势为9.66%±1.25%,发芽指数为8.69±8.32,均显著高于对照水平.本研究表明赤霉素浓度对色木槭种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影响显著,对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种子内部贮藏物质含量在不同的萌发时期有显著差异.色木槭种子的最适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在生产中使用200 mg/L赤霉素浸种能有效增加色木槭的萌发率.上述结果可为色木槭的快速繁育和亚高山彩叶林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持.

关 键 词:种子休眠 种子萌发 色木槭 赤霉素 贮藏物质

分 类 号:S68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