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云杉腐烂病菌Cytospora piceae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Genomic sequencing analysis of Cytospora piceae associated with spruce canker disease and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of Cytospora spec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enxiu Zhou;Chengming Tian;Chongjuan You(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Pest Control,College of Forestr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8ZY23)。
年 份:2021
卷 号:61
期 号:10
起止页码:3128-31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壳囊孢属(Cytospora)真菌引起的林木腐烂病和枝枯病,是一类重要的、分布广泛的枝干病害,可引起重大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探究不同腐烂病菌的全基因组特征,分析其与寄主选择和致病性相关的基因或基因家族的差异性,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腐烂病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为腐烂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PacBio测序技术对云杉腐烂病菌Cytosporapiceae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从基因组水平探究引起腐烂病的4种腐烂病菌的基因组的差异,分析其共有的和特有的与致病相关的基因家族。【结果】C.piceae基因组大小为39.25 Mb,GC含量为51.79%。基于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C.piceae与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进化关系相近,Valsamali和Valsapyri则更相近。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4种腐烂病菌均具有重复诱导的点突变(RIP)活性,其中,C.piceae的RIP活性最强。与其他3种腐烂病菌相似,与木质素降解相关的AA3和AA7家族在C.piceae中显著扩张,但木质素降解关键酶AA5家族均缺失;C.piceae和C.chrysosperma基因组中果胶降解关键酶GH28和CE8家族基因的数量与V.mali和V.pyri相近。4种腐烂病菌都含有较多数量的MFS(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超家族转运蛋白和较少的ABC(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超家族转运蛋白,但C.piceae含有更多DHA2、PDR和MDR类转运蛋白。4种腐烂病菌的分泌蛋白的GO分类分子功能主要集中在水解酶活性,其中V.mali含有最多数量的该类别基因;而生物学过程则集中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果胶分解过程和氧化还原过程。在次生代谢核心基因中,C.piceae的PKS基因明显少于V.mali和V.pyri;在C.piceae含有的4个特异性次生代谢基因中,3个为NRPS基因。【结论】4种腐烂病菌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种�
关 键 词:云杉腐烂病菌 全基因组测序 比较基因组学
分 类 号:S763.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