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佛山市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    

Ecological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in Foshan City,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沈钦炜[1] 林美玲[1] 莫惠萍[1] 黄宇斌[1] 胡欣雨[1] 魏凌伟[1] 郑郁善[1] 陆东芳[1]

SHEN Qin-wei;LIN Mei-ling;MO Hui-ping;HUANG Yu-bin;HU Xin-yu;WEI Ling-wei;ZHENG Yu-shan;LU Dong-fang(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350002

出  处:《应用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01b06)和艺术;园林学院高原学科项目(YSYL-xkjc-10)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32

期  号:9

起止页码:3288-32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生境斑块破碎化问题尤为突出,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构建生态网络是连接生境斑块和保护生物栖息地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发展较快的广东省佛山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连接度指数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提取出生态源地,基于InVEST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出潜在生态廊道,结合水文分析所提取出的辐射道,共同构建佛山市生态网络。通过增加生态源地和踏脚石、识别生态断裂点对生态网络进行优化,最后基于网络分析法和电路理论,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优化前后的网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佛山市生态网络由10个生态源地、8条重要廊道、37条一般廊道和11条辐射道构成。优化后新增生态源地7个、规划廊道17条、踏脚石13个、生态断裂点80个;优化后的生态网络闭合度指数、线点率指数、连接度指数分别为0.59、1.94、0.73,优化后的电流密度最大值由1.39升高至9.66,说明优化后的生态网络结构更加完善、连通性显著提升。

关 键 词:生态网络 InVEST模型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电路理论

分 类 号:X3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