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SQ14.8层序‒沉积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 EI收录)
The Mid-Miocene Stratigraphic-depositional Evolution Recorded by the SQ14.8 Layer i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HEN Weitao;SUN Zhen;HE Min;ZHANG Qin;WANG Wenyong;WANG Xucheng;XU Shaohua(CAS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and Marginal Sea Geology,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301,Guangdong,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Shenzhen Branch of CNOOC Ltd.,Shenzhen 518000,Guangdong,China;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Complex Oil and Gas 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4]重庆科技学院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基 金: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南海东部海域勘探新领域及关键技术”(2016ZX05024-00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104、GML2019ZD0205、2019BT2H594)联合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45
期 号:5
起止页码:875-8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中新世,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发生了构造、沉积和古气候格局的骤然变迁,而对古珠江沉积体系层序、沉积的研究为重塑该变革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利用珠江口盆地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选取中中新世SQ14.8三级层序开展了系统的层序地层和沉积解剖,通过厘定关键层序、体系域界面,建立了高精度区域四分体系域格架,并在此基础上重建陆架‒陆坡区主要沉积体系的宏观展布特征和演化过程。研究发现,SQ14.8三级层序记录了珠江口盆地新近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相对海平面下降,引发沉积滨线跨越陆架长距离迁移到陆架坡折,发育了从低位到强制海退完整的体系域单元。古珠江三角洲作为陆架区主要的沉积体系,在相对海平面升降旋回的驱动下,其发育位置从内陆架到陆架边缘的迁移过程中,发育主控因素也由河流作用为主逐渐变为河流和海洋水动力共同控制。强制海退体系域的识别及沉积展布研究为预测深水储层提供了依据,该时期发育的陆架边缘三角洲下方陆坡区是寻找富砂重力流储集体的有利地区,而陆架边缘三角洲侧翼砂质沉积较少,下方的扇体以泥质扇为主。综合分析认为中中新世变冷事件是造成13.8 Ma相对海平面强烈下降的主要原因,在珠江口盆地促成SQ14.8层序典型强制海退体系域及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发育,进一步证明该事件是一次全球性的气候事件,其响应不仅可以在大洋钻孔获取的O同位素中找到证据,在边缘海盆的沉积记录中也有明显反映。
关 键 词:层序地层 古珠江三角洲 珠江口盆地 强制海退体系域 中中新世
分 类 号:TE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