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整合分析    

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he carbon sources and sink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宁[1] 周蕾[1,2] 庄杰[1] 王永琳[1] 周稳[1] 陈集景[1] 宋珺[1] 丁键浠[1] 迟永刚[1,3]

ZHAO Ning;ZHOU Lei;ZHUANG Jie;WANG Yonglin;ZHOU Wen;CHEN Jijing;SONG Jun;DING Jianxi;CHI Yonggang(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China;Key Laboratory of Ecosystem Network Observation and Modeli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金华321004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504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84,31400393);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19

起止页码:7648-76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国家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及其循环过程的研究对于提升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我国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行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话语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改进生态系统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已经在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国家清查、生态系统模型模拟、大气反演等手段。然而,由于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尚未形成国家尺度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整合分析。通过搜集已发表的关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及其组分碳源/汇的59篇文献,整合国家清查、生态系统模型模拟、大气反演3种研究手段,分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大小以及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1960s—2010s期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为(0.213±0.030)Pg C/a,其中森林、草地、农田和灌木生态系统碳汇分别为(0.101±0.023)Pg C/a、(0.032±0.007)Pg C/a、(0.043±0.010)Pg C/a和(0.028±0.010)Pg C/a。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碳汇远大于土壤碳汇,然而这种格局在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却相反,而且1960s—2010s期间中国主要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碳汇总体上随时间呈增加趋势。融合多源数据(地面观测、激光雷达、卫星遥感等)、多尺度数据(样地尺度、站点尺度、区域尺度)以及多手段数据(联网观测、森林清查、模型模拟),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 碳汇  清查 生态系统模型 大气反演  

分 类 号:X1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