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安徽庐枞盆地黄竹园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研究  ( EI收录)  

Study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ritical metal deportment of the Huangzhuyuan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Luzong basin,Anhui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杰添[1] 陈静[1,2] 范裕[1,2] 刘军[1,2] 李旋旋[1,2]

LIU JieTian;CHEN Jing;FAN Yu;LIU Jun;LI XuanXuan(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Ore deposit and exploration Centre(ODEC),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Anhui Provinc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Mineral Resources and Mine Environments,Hefei 230009,China)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床成因与勘查技术研究中心(ODEC),合肥230009 [2]安徽省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230009

出  处:《岩石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2075、91962218、4207209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PA2019GDZC0093、JZ2020HGQB0233)联合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37

期  号:9

起止页码:2805-28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I、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黄竹园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东南缘,是成矿带断凹区火山岩盆地内首次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亟待开展矿床地质特征、金属元素特别是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和矿床成因研究。黄竹园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砖桥组、双庙组火山岩及断裂破碎带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类型主要有脉状、浸染状、细网脉状。本次工作基于矿床地质特征研究,通过对矿床中采集样品进行手标本及室内镜下观察、短波红外分析测试(SW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电子探针分析(EPMA)和自动矿物综合分析(TIMA)等方法,阐明了矿床中的主要蚀变矿化特征和成矿期次,重点开展银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类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竹园矿床总体表现出靠近矿体部位发育绢云母-伊利石化,向外围矿化较弱部位变为蒙脱石-高岭石化;根据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将矿床的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分为无矿化石英脉阶段、石英-银矿物-硫化物脉阶段和石英-碳酸盐脉阶段,其中石英-银矿物-硫化物脉阶段为该矿床最重要的银、铜成矿阶段。主要的银矿物为自然银、硫铜银矿和硫汞铜银矿。矿床中的主要关键金属矿物为辉砷钴矿和铁硫砷钴矿,呈不规则粒状镶嵌在辉铜矿和黄铁矿边缘。通过黄竹园矿床与国内外其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地质特征对比,本次工作认为黄竹园矿床是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化叠加于斑岩型矿化之上的复合成矿的典型实例。通过与矿区北部钱铺酸性蚀变岩帽(<1km)之间对比研究,提出黄竹园-钱铺酸性蚀变岩帽地区可能存在一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为庐枞盆地下一步深部找矿提供了方向。

关 键 词:庐枞火山岩盆地  黄竹园银多金属矿床  蚀变及矿化特征  关键矿产  高硫-斑岩复合型矿床  

分 类 号:P614] P618.52[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