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超浅埋隧道下穿管线沉降变形及控制基准研究    

Research on Settlement Deformation and Control Criteria of Ultra-Shallow Tunnel Underpassing Pipeli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志敏[1,2] 范长海[1] 文勇[3] 黄林祥[3] 任益[4]

CHEN Zhi-min;FAN Chang-hai;WEN Yong;HUANG Lin-xiang;REN Yi(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National and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Disaster Prevention Technology,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Ltd.Tianjin 300222,China;Chongqing Railway Group Co.Ltd.,Chongqing 401120,China)

机构地区:[1]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市730070 [2]兰州交通大学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兰州市730070 [3]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300222 [4]重庆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401120

出  处:《公路》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1662007;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JK2018-33。

年  份:2021

卷  号:66

期  号:9

起止页码:371-3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福州市某超浅埋隧道斜穿市政管线工程为依托,结合FLAC 3D软件、现有城市管线标准与实测数据,对管线沉降规律展开研究,并制定安全可行的管线控制基准。研究表明:双侧壁导坑法相比三台阶法与CD法开挖时,前者具有“小分步,大分级”的特点,对管线沉降控制效果更显著;隧道-管线交点出现最大沉降量-7.39mm,管线由于自身弹塑性质,而发生两端微小隆起;上覆土重力使管线沿水平方向上发生挤压变形,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2mm,可知管线竖向变形受施工影响更敏感。需对隧-管相交段地表进行外界荷载管理,避免管线在水平方向位移过大而破坏。地表横向沉降最大值Smax与沉降槽宽度系数i的比值作为沉降控制限值,可有效保护管线。研究成果对研究隧道下穿管线变形规律与控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研究意义。

关 键 词:隧道工程 市政管线 管线沉降  开挖工法 沉降变形 控制指标  

分 类 号:U45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