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习俗与法律的辩证关系——以《刑法修正案(十一)》野生动物保护立法为视角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柳[1]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民族法制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江汉论坛》

基  金: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基于健康权保障的动物源性食品准入制度研究”(CSQ21011)。

年  份:2021

期  号:10

起止页码:136-1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习俗与法律辩证关系的法哲学基础在于界定习俗的概念与类别。习俗是个体习惯与习俗性规范之间的中间状态,习俗的类别可以分为良俗、陋俗与价值表征中立的习俗。食用、利用野生动物陋俗与刑法博弈背后彰显的是个体法益观向双重法益观的转变。法律向食用、杀害野生动物的陋俗挥剑,与此同时,国家立法机关考虑到习俗因素对野生动物犯罪条款进行修改,最终对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驯养繁殖普通野生动物行为进行出罪妥协。价值表征中立的习俗可以用来界定宠物与在野外生长野生动物的概念,以此在刑法上作为出罪依据或者量刑依据。在推动陋俗及其社会观念转型时,亟须建立刑法罪名条款设置的类型化并以实质解释衡量刑法第341条罪名侵害法益的严重程度。

关 键 词:习俗 法律 野生动物 《刑法修正案(十一)》  

分 类 号:D92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