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其危险因素概述    

Review of coronary in-stent restenosis and its risk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闫启鹍[1,2] 王亚斌[1,3] 曹丰[1,3]

YAN Qi-Kun;WANG Ya-Bin;CAO Fe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Second Medical Center,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China;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Medical College of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eases,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北京100853 [2]南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天津300071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53

出  处:《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30058)。

年  份:2021

卷  号:20

期  号:9

起止页码:697-7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IC、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针对冠心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支架植入后发生的支架内再狭窄(ISR)始终是困扰介入医师和患者的并发症。目前认为支架内再狭窄发生可能与血管内膜新生和新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但其具体进展机制尚无定论,因此仍缺乏针对ISR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现有研究发现与ISR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病变因素、介入医师的手术因素和患者因素等,其中以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合并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和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状态时,ISR发生风险明显增加,但其早期检测仍存在局限性。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代谢组学等新兴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未来可能在ISR的早期诊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54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