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配比施肥对紫椴播种苗生长、养分积累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Effects of formula fertilization on growth,nutrient accumulation and root morphology of Tilia amurensis seedling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阳[1] 张德鹏[1] 及利[1,2] 张洁[1] 杨立学[1]

YANG Yang;ZHANG Depeng;JI Li;ZHANG Jie;YANG Lixue(College of Forestry,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Heilongjiang,China;Jilin Academy of Forestry,Changchun 130033,Jilin,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2]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33

出  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基  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06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9CP16);黑龙江头雁创新团队计划项目。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9

起止页码:63-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开展野外田间试验,探讨不同配比施肥对紫椴播种苗生长、养分积累及根系形态的影响,揭示幼苗对N、P、K的需求利用规律,为田间规模化培育高质量苗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鉴了“3414”施肥方案,选用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_(2)O_(5)12%)、氯化钾(含K_(2)O 60%)3种肥料,设置4水平(0、1、2、3),组合成14种施肥处理方式,通过对不同配比施肥处理下紫椴播种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全株氮、磷及钾含量、根长、根表面积等形态指标的测定分析,研究配比施肥对紫椴幼苗生长及其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苗高、地径及生物量方面,配施T_(10)(N_(2)P_(2)K_(3))处理最有利于促进紫椴播种苗苗高(22.16 cm)、地径(5 mm)的生长及生物量(7.16 g)的积累,T_(11)(N_(3)P_(2)K_(2))处理下的苗木最小;营养物质贮藏方面,配施T_(10)(N_(2)P_(2)K_(3))处理下的紫椴播种苗中的全株氮、磷及钾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156.20、13.17、44.20 mg·株^(-1),T_(11)(N_(3)P_(2)K_(2))处理效果最差;苗木根系形态方面,配施T_(3)(N_(1)P_(2)K_(2))处理下的紫椴播种苗总根长(764.76 cm)、根表面积(55.70 cm^(2))及根体积(9.78 cm^(3))最高。相比其他13种处理,T_(3)(N_(1)P_(2)K_(2))占有更多的细根(D<1 mm)比例,可达70%~80%,对照即处理T_(1)的根系系统最小。【结论】T_(10)(N_(2)P_(2)K_(3))更有利于紫椴播种苗的生长及养分的贮藏,施肥量为N:P_(2)O_(5):K_(2)O=0.40 g:0.20 g:0.45 g;配比施肥显著促进了根系形态的发育,T_(3)(N_(1)P_(2)K_(2))更有利于紫椴播种苗的根系系统的形态建成,施肥量为N:P_(2)O_(5):K_(2)O=0.2 g:0.2 g:0.3 g。

关 键 词:紫椴 NPK 配比施肥 苗木生长  根系形态

分 类 号:S725.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