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强震作用下群桩基础抗液化性能的振动台试验  ( EI收录)  

Shaking table test of liquefaction resistance of group piles under strong earthqua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冯忠居[1] 张聪[1] 何静斌[2] 刘闯[3] 董芸秀[4] 袁枫斌[5]

FENG Zhong-ju;ZHANG Cong;HE Jing-bin;LIU Chuang;DONG Yun-xiu;YUAN Feng-bin(School of Highway,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64,Shaanxi,China;Engineering Experiment Monitoring Institute,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of Power China,Xi’an 710064,Shaanxi,China;Hainan Province Transportation Hall,Haikou 570204,Hainan,China;Longdong University,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Qingyang 745000,Gansu,China;China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Corporation,Beijing 100097,China)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2]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实验监测院,陕西西安710064 [3]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海南海口570204 [4]陇东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5]中国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97

出  处:《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8040);海南省交通科技项目(HNZXY2015-045R)。

年  份:2021

卷  号:21

期  号:4

起止页码:72-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EAPJ、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强震作用下群桩基础抗液化性能优于单桩基础的具体表现形式,依托海南省海文大桥工程,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开展单桩、四桩、六桩基础处理液化地基的差异性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工况下饱和粉细砂土层中孔压比、桩身加速度和弯矩时程响应差异及其三者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0.35g地震动荷载作用下,3种工况均产生液化现象,饱和粉细砂土层深处的孔压比开始增长时刻及稳定时刻均滞后于浅层;六桩基础完全液化耗时比四桩基础延缓4.41~4.82 s,四桩基础完全液化耗时比单桩基础延缓4.00~4.42 s;随着桩数的增加,同一深度处饱和粉细砂土层中桩身最大加速度及其放大系数均逐渐减小,桩身最大加速度出现时刻逐渐滞后,且随着孔压比的增大,桩身加速度逐渐减小;六桩基础最大弯矩较四桩基础小25.95%~43.50%,四桩基础最大弯矩较单桩基础小28.80%~33.10%,单桩基础最大弯矩出现时刻比四桩基础早1.22~1.27 s,四桩基础较六桩基础提前0.66~0.72 s,且桩身弯矩随孔压比的增大逐渐衰减,说明液化前饱和粉细砂土层具有软化减震作用。可见,六桩基础抗液化性能优于四桩及单桩基础,在液化土层桩基础抗震设计中,可通过群桩基础形式提高其抗液化性能。

关 键 词:桥梁工程 强震作用 振动台试验 群桩基础 饱和粉细砂  抗液化性能

分 类 号:U443.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