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地区差异及效应研究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Effect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and the Real Econom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吕江林[1,2] 叶金生[1] 张斓弘[2]

LV Jiang-lin;YE Jin-sheng;ZHANG Lan-hong(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chang 330013;Zhejiang College,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nhua 321023,China)

机构地区:[1]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2]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融系,浙江金华321013

出  处:《当代财经》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MS-DSGE和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模型的我国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18BJY246)。

年  份:2021

期  号:9

起止页码:53-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标准差椭圆等分析工具,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水平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但整体上现有的协同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协同发展水平均值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存在非均衡发展态势;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地区相对差异虽然在逐步缩小,但现有的总体相对差异仍旧较大。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的效应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为提升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差异,各地区要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撑作用,引导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以及针对现有的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空间非均衡现象,积极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

关 键 词:数字普惠金融  实体经济 协同发展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分 类 号:F832.1[金融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