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稻田有机碳矿化及酶活性影响    

Effects of Nitrogen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Biochar Application on 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 and Enzyme Activity in Paddy F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琴波[1] 王小利[1] 段建军[2] 皮义均[1] 林仕芳[1]

GUO Qinbo;WANG Xiaoli;DUAN Jianjun;PI Yijun;LIN Shifang(College of Agricultur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ollege of Tobacco,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550025 [2]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贵阳550025

出  处:《水土保持学报》

基  金:贵州大学培育项目(贵大培育[2019]12号)。

年  份:2021

卷  号:35

期  号:5

起止页码:369-3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于提升土地生产力、提高土壤碳汇能力以及缓解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依托大田试验,设置5个氮肥用量梯度(T0~T4):100%化肥氮,90%化肥氮,80%化肥氮,70%化肥氮,60%化肥氮,采用等氮原则,氮肥减少量用等氮量生物炭替代,以不施肥为对照(CK),结合室内矿化培养,揭示稻田有机碳矿化及酶活性对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的响应。结果表明:与T0处理相比,T3处理(70%化肥氮+7.5 t/hm^(2)生物炭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及速效磷依次显著提高了6.67%,8.36%及30.94%(P<0.05),T4处理的速效钾含量最高,显著提高了23.78%(P<0.05)。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可有效提升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且随配施生物炭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与矿化前相比,各处理矿化后SOC,微生物量碳(MBC)及微生物熵(qMB)依次下降1.39~1.75 g/kg, 24.62~67.57 mg/kg及0.13%~0.32%(P<0.05)。SOC矿化速率在培养的第1天达到峰值,第1阶段(第1~6天)迅速下降,第2阶段(第6~30天)缓慢下降,第3阶段(第30~45天)矿化速趋于平稳,矿化速率与培养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P<0.01)。培养结束时SOC累积矿化量和累积矿化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9~1.75 g/kg和6.02%~8.43%,均以T3处理最低。与CK和T0处理相比,T3处理的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T1处理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水稻产量以T3处理(7.37 t/hm^(2))最高,比T0处理增产39.58%(P<0.05)。综上,氮肥减量30%配施生物炭可明显提高土壤肥力,减少SOC矿化,增加土壤固碳,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水稻产量。

关 键 词:生物炭 水稻产量  微生物量碳 土壤酶 土壤有机碳矿化

分 类 号:S153.6] S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