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外泌体在肝细胞癌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闫冰冰[1] 晁旭[2] 冯雪松[3] 黄峰[1]

机构地区:[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00 [2]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3]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出  处:《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774132);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项目(No.2019YS05)。

年  份:2021

卷  号:31

期  号:9

起止页码:854-8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癌的85%~90%[1]。HCC已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致命性、侵略性和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症之一[2]。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被认为是中国HCC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3]。虽然近年来研究出了新的HCC治疗方式,但只有根治性手术切除才有可能治愈早期HCC。对于中晚期HCC,虽然已经开发了如索拉非尼等药物来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仍差,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4]。外泌体是可以在细胞间转运生物活性分子的膜结合囊泡,其大小约为40~100 nm[5]。通过多种生物分子调节细胞之间的微环境和免疫系统,不仅如此,这些外泌体还会通过“转运”方式在细胞内空间交换和传递遗传物质[6-8]。不仅如此,外泌体还参与肿瘤细胞的转移、血管生成与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的转化。许多类型的细胞增加表明外泌体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免疫逃逸和耐药性,其机理在于这些细胞如免疫细胞、间充质细胞和肿瘤细胞可能诱导了外泌体的释放[2]。此外,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含有大量与癌症相关的血清学标志物,例如miRNA,可用于早期HCC的检测。迄今为止,外泌体生理功能的研究仍未完全明确,本文综述了外泌体的功能、结构及其对HCC的影响和临床应用。

关 键 词:肝细胞癌 外泌体 作用机制  

分 类 号:R735.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