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后结合预应力组合梁桥的混凝土预应力实效测试与分析  ( EI收录)  

Field Test and Effect Analysis of Concrete Prestress for the Post-Combined Prestressing Composite Girder Brid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苏庆田[1] 邹迪升[2] 张龙伟[3] 陶仙玲[4] 黄超[5]

SU Qingtian;ZOU Disheng;ZHANG Longwei;TAO Xianling;HUANG CTiao(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Taizhou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ion of Commimications,Taizhou 318000,Zhejiang,China;Taizhou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Taizhou 317000,Zhejiang,China;Hangzhou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Hangzhou 310006,China)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上海200092 [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3]台州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台州318000 [4]台州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浙江台州317000 [5]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6

出  处:《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No.2020031)。

年  份:2021

卷  号:49

期  号:8

起止页码:1061-10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IC、JST、MR、PROQUEST、RCCSE、SCOPUS、UPD、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为了研究后结合预应力法在组合结构连续梁桥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常规预应力组合梁的预应力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基于换算截面法分别推导了后结合和常规结合连续组合梁桥的中支点截面应力计算公式,结合国内首座大跨度后结合预应力组合连续梁桥开展实桥受力性能测试,测量负弯矩区中支点截面在各施工工况中的应力状态。测量结果表明:后结合预应力法不会在钢梁中产生压应力,有效提升了预应力在混凝土中的施加效率,后结合法产生在混凝土中的预压应力是常规预应力法的1.3倍。计算分析表明,采用后结合预应力法在跨径70 m以下连续组合梁中可以实现混凝土桥面板为全预应力状态,在跨径110 m以下连续组合梁中可以实现混凝土不开裂的A类预应力状态。

关 键 词:钢混组合梁桥  后结合预应力法  负弯矩区 混凝土桥面板

分 类 号:U443.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