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气候政策协同:机制与效应    

Climate policy synergy:mechanism and effec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石明[1] 何裕捷[2] 邹克[3]

ZHENG Shiming;HE Yujie;ZOU Ke(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2,China;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1,China;Key Lab of Science&Technology in Finance,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1,China)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2 [2]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3]广东金融学院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521

出  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大气环境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研究”(批准号:17ZDA06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统计测度研究”(批准号:18BTJ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绿色创新政策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路径及其效应”(批准号:71673308)。

年  份:2021

卷  号:31

期  号:8

起止页码:1-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全球气候变化愈演愈烈,造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和森林火灾频发等风险加剧。尽管各国为此付出诸多努力,但全球变暖趋势并未遏止,解决气候问题已刻不容缓。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探究中国气候政策协同机制及其效应,推动碳减排,文章提出"部门联合体"概念,认为由于部门分工专业化特性,单一部门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气候问题,多部门间的气候政策协同势在必行。气候政策协同贯穿于政策目标制定、政策细则确定与政策实施过程之中,可以通过优化政策目标、完善政策细则、强化政策实施的方式,充分动员各部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提升气候治理能力。研究表明,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气候政策协同程度存在明显的层级差异,中央政府的气候政策协同程度更高,省级政府的气候政策协同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文章使用200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气候政策协同可以降低碳排放,但这种影响以间接效应体现出来。气候政策协同不会对碳排放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四类交互效应机制发挥作用:气候政策协同与加强财政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源强度等措施相配套,可以更为有效地减少碳排放。中国的气候政策协同经验对构建全球碳减排机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提出,以气候政策协同的有效性为现实基础,依据"部门联合体"行为逻辑,建立全球性的气候治理协同机制,高效推进全球碳减排,减缓气候变化进程。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碳排放 气候政策协同  部门联合体  交互效应机制  

分 类 号:D63[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