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3-2018年中国近地面臭氧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Spatial Pattern of Surface Ozon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in China during 2013-2018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栗泽苑[1,2] 杨雷峰[3] 华道柱[1] 方镜尧[1] 黄伟[1] 孙雷[2,4] 王琛[4]

LI Zeyuan;YANG Leifeng;HUA Daozhu;FANG Jingyao;HUANG Wei;SUN Lei;WANG Chen(Focused Photonics(Hangzhou)Inc.,Hangzhou 310052,China;Environment Research Institute,Shandong University,Qingdao 266237,China;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Ministry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Guangzhou 510655,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Jinan 250353,China)

机构地区:[1]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52 [2]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山东青岛266237 [3]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5 [4]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

出  处:《环境科学研究》

基  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No.2017YFF010830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ZR2017LD010)。

年  份:2021

卷  号:34

期  号:9

起止页码:2094-21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IC、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气象因子对近地面臭氧(O_(3))浓度有重要影响.为探究O_(3)与气象因子的关联特征以及O_(3)的周期性特征,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Kolmogorov-Zurbenko滤波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2013—2018年我国O_(3)和气象因子数据.结果表明:①2013—2018年中国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ρ(O_(3)-max-8 h)〕第90百分位数呈上升趋势,增速为2.6μg(m^(3)·a);ρ(O_(3)-max-8 h)高值区(≥180μg m^(3))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高值区范围在华北平原地区呈扩大趋势,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呈缩小趋势.②ρ(O_(3)-max-8 h)短期和季节分量的贡献在空间上呈“互补”的分布特征.短期分量的贡献(75%)在东南沿海地区最高,在内陆大部区域较低(<30%);季节分量的贡献(15%)在东南沿海地区最低,在内陆大部区域较高(>60%).③在华北平原至长三角地区一带,长期气象因子变化是ρ(O_(3)-max-8 h)升高的重要原因;而在华南、西南和东北区域,气象因子变化对ρ(O_(3)-max-8 h)的影响并不显著.④ρ(O_(3)-max-8 h)与温度、太阳总辐射量的相关性(r>0.86)均在四川盆地至湖北省一带最高,ρ(O_(3)-max-8 h)与相对湿度在中部和西部区域呈正相关(r>0.64),ρ(O_(3)-max-8 h)与风速在华北平原呈强正相关(r>0.89).研究显示,中国近地面O_(3)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气象因子与太阳总辐射量对O_(3)空间分布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

关 键 词:臭氧(O 3)  气象因子 时空分布  反距离权重插值  Kolmogorov-Zurbenko滤波  

分 类 号:X5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