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赣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的时空演变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system in Gannan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ENG Bofu;XIE Zeyang;TAO Lin;HUANG Qiongyao;AI Biao;ZHU Yuanhao;ZHU Jinqi(School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Chemical Engineering,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Jiangxi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Nanchang 330031,China;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f Ji′an Jiangxi Province,Ji′an 343000,China)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31 [2]江西生态文明研究院,南昌330031 [3]江西省吉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吉安343000
基 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505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63039)。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16
起止页码:6466-64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赣南地区地处南方丘陵山地区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功能保护的关系备受关注。促进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是赣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利用2000—2015年赣州市各县(市)统计年鉴数据及遥感数据,构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农业生态系统变化不大,在空间尺度上县(市)之间因自然条件的不同略有差异;农业经济综合评价值在2000—2015年之间有较大的增长,且不同县(市)间存在差异,农业经济系统的相对滞后是限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不能协同发展的原因。(2)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随时间而增长,大部分县(市)的耦合度经历了从中度耦合、高度耦合、再到极度耦合的过程,其中极度耦合的占比从2000年的0%提升到2015年的94%;耦合协调度从基本、中度协调耦合到中度、高度协调耦合,且都呈现以赣县、于都县、兴国县为主的中部较低,而南北部较高的态势。(3)2010年前,大部分县(市)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类型长期处于农业经济极度滞后状态,随后逐步向农业经济严重滞后过渡。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的分析有助于明晰当地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演变规律,促进农业系统的协调发展。
关 键 词:赣南地区 耦合协调度模型 农业经济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GIS
分 类 号:F326.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