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与实体企业“脱实向虚”——基于迎合理论视角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Equity Pledge, Investor Sentiment and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Real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atering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海芳[1] 张笑愚[2]

WANG Hai-fang;ZHANG Xiao-yu(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Urumqi,Xinjiang,830012,China;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Beijing,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经济管理》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新疆企业投资中亚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研究”(16BGL07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能源企业实施绿色IS战略的对策研究”(19BGL1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创新项目“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阻碍企业‘脱虚向实’?——来自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的证据”(XJ2021G274)。

年  份:2021

卷  号:43

期  号:8

起止页码:157-1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实体经济中严重的"脱实向虚"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借助迎合理论,以资本市场中的实体企业行为与投资者群体为微观影响因素切入点,深度剖析实体企业金融化的诱发因素及作用机制。以2010—2019年中国A股实体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实体企业金融化趋势会显著增加;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促使实体企业采用金融化投资行为迎合资本市场;投资者情绪产生的迎合效应,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实体企业金融化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期间并不会基于蓄水池动机持有金融资产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而更多通过持有长期金融资产进行套利;配置长期金融资产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为了迎合高涨的投资者情绪的重要选择;在牛市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主要为了迎合投资者而增加金融化投资,在熊市中则是为了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实体企业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高涨的投资者情绪背景下的策略性金融投资行为,为相关监管机构强化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 键 词: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投资者情绪 实体企业  “脱实向虚”  

分 类 号:F275.5[工商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