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HEN Xiaolan;ZHAO Ping;SHEN Chenyu(Dept.of Pharmacy,Jiangsu Shengz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Suzhou 215228,China;College of Pharmacy,Kangda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Lianyungang 222000,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药学部,江苏苏州215228 [2]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药学部,江苏连云港222000
基 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民生科技—医疗卫生应用基础研究【第五批】)(No.SYSD2018225)。
年 份:2021
卷 号:21
期 号:8
起止页码:1007-10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基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资料,探讨药物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体现药师价值。方法:通过我院检验科LIS系统,收集2017—2020年全部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的患者检验数据;通过我院HIS系统、电子病历,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小板计数、临床诊断和用药数据,调查疾病发生的原因,确定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种类及其机制。结果:LIS系统收集到44581条检验数据,筛选出2024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其中因药物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共280例(占13.83%)。280例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男性患者135例(占48.21%),女性患者145例(占51.79%);年龄大多为60~70岁;引发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主要为抗肿瘤药(234例,占83.57%),涉及各类抗肿瘤药376例次,例次数排序居前3位的为铂类药物(128例次,占34.04%)、抗代谢药(81例次,占21.54%)和抗肿瘤植物药(67例次,17.82%)。结论:有诸多原因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根据调查结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例数占比居第3位。发生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中,>60岁接受抗肿瘤药治疗的老年患者占比较高。提示临床医师在对高危人群使用相关药物时,需做好相关监护,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品,减少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关 键 词:血小板减少症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性
分 类 号:R9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