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碳循环经济:内涵、实践及其对碳中和的深远影响    

Carbon Circular Economy:Connotation,Practice and Its Far-reaching Impact on Carbon Neutra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宏春[1] 霍黎明[2] 管永林[3,4] 李长征[5] 周春[5]

ZHOU Hongchun;HUO Liming;GUAN Yonglin;LI Changzheng;ZHOU Chun(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Beijing 100010,China;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th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Beijing 100815,China;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Hydropower,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65,China;Sichuan Technology&Business College,Dujiangyan Sichuan 611837,China;National Green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Tech,Beijing 100045,China)

机构地区:[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10 [2]中组部机关事务管理局,北京100815 [3]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4]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都江堰611837 [5]国发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5

出  处:《生态经济》

年  份:2021

卷  号:37

期  号:9

起止页码:13-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碳循环经济是新冠肺炎疫情后为实现经济绿色复苏、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来的新概念,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指导国际社会努力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更有弹性、更可持续、碳中性/净零排放能源体系的整体解决方案。发展碳循环经济,是我国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期实现碳达峰进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论文在分析碳循环经济内涵基础上,提出碳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去除等原则,以及系统融合性、时空阶段性、低碳高效性等属性,阐释了碳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必要性,对碳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构建了基于“4R”原则的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应把握的基本关系和应避免的几个认识误区,最后提出促进碳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碳循环经济  碳达峰  碳中和  内涵  实践模式  

分 类 号:F06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