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3000年疫灾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pidemic disasters for the past 3000 year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GONG Shengsheng;LI Zimo;XIE Haichao;WANG Xiaowei;ZHANG Tao;SHI Guoning;CHEN Fahu(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School of Tourism and Economic Management,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2,China;Group of Alpine Paleoecology and Human Adaptatio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ibetan Plateau Earth System,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Tourism School,Shandong Woman's University,Jinan 250300,China)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9 [2]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南昌330032 [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4]山东女子学院旅游学院,济南2501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ZD145)。
年 份:2021
卷 号:76
期 号:8
起止页码:1976-19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核心刊
摘 要:疫灾是人类灾害链网中的顶级灾害。利用历史疫灾史料,建立疫灾时间序列,使用历史断面分析、因子相关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过去2720年疫灾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疫灾流行的频度和强度有长期上升趋势,温暖期形成疫灾低谷,寒冷期形成疫灾高峰。(2)中国疫灾流行总体以夏、秋季为主,但有阶段性差异,15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疫病种类增多,疫灾频度提高,疫灾的季节性差异逐渐不显著。(3)中国疫灾波动周期主要有620~610 a、320~310 a、230~220 a、170 a、90 a等,它们大都是12 a或11.2 a的倍数,反映了"十二地支"周期的存在和太阳黑子活动对疫灾周期的重大影响。(4)过去近3000年里,中国累积的疫灾广泛度为93.51%,疫灾厚度达16.86层,东南半壁的疫灾比西北半壁的频繁得多、严重得多。(5)中国疫灾区域拓展与土地开发同步,疫灾重心变迁受经济重心的牵引,南宋以前由北向南迁移,南宋以后由东向西迁移;外来疫病输入对疫灾分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6)疫灾流行既是自然生态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疫灾时空分布变迁反映人地关系变迁,人口稠密区、交通沿线区、都城周边区、自然疫源区、灾害频发区都是疫灾多发区。(7)地理环境分异奠定疫灾空间分异,高温、高湿、低海拔地区疫灾易于流行;自然灾害对疫灾具有诱发作用,灾害频繁区也是疫灾频发区,灾害频繁期也是疫灾频繁期;气候变迁影响疫灾波动,寒冷期疫灾多发,温暖期疫灾少发;人口增加带来的土地开发和人地关系紧张,加剧疫灾的流行;疫灾与战争如影随形,战乱频繁期也是疫灾频繁期。
关 键 词:瘟疫灾害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疫灾周期 历史时期 中国
分 类 号:R-0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