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黑龙江省耕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ultivated Lan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丹[1] 周嘉[2,3] 战大庆[2,3]

Li Dan;Zhou Jia;Zhan Daqing(Colleg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50,Heilongjiang,China;Heilongjiang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 in Cold Regions,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Heilongjiang,China;Heilongjiang Provinc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old Region Ecological Safety,Harbin 150025,Heilongjiang,China)

机构地区:[1]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2]哈尔滨师范大学/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3]黑龙江省寒区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出  处:《地理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198);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2018CX05)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7

起止页码:1266-12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JST、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黑龙江省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GIS手段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确定1980—2015年4个时期黑龙江省耕地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数量总体增加,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各时期耕地数量变化具有明显差异,以1990—2000年耕地数量变化最多。各时期耕地变化空间差异特征明显。198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利用动态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耕地利用动态度活跃区域集中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各时期驱动因子的解释能力不同,人口数量、政策因素、GDP以及城镇化水平是解释能力较强的驱动力因子。驱动因子对耕地时空变化的影响是通过各个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实现的,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

关 键 词:耕地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驱动力 黑龙江省  

分 类 号:F30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