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多出行模式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广州多尺度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    

Multi-scale accessibility of green spaces and its equity in Guangzhou based on multi-mode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M2SFC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文越[1] 李昕[1] 陈慧灵[2] 曹小曙[3]

YANG Wenyue;LI Xin;CHEN Huiling;CAO Xiaoshu(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Changsha 410205,China;Global Regional and Urban Research Institut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510642 [2]湖南工商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长沙410205 [3]陕西师范大学全球区域与城市研究院,西安710119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169);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1年度课题(2021GZGJ210);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21041)。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15

起止页码:6064-60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是衡量城市居民接触和使用绿地便捷程度与机会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和反映城市绿地资源空间配置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重要体现,并与城市环境、生态、健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较少从多个尺度、多种出行模式测度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以广州为研究区域,结合出行O-D点智能查询系统(Travel O-D Point Intelligent Query System,TIQS)构建了多出行模式两步移动搜索法模型(Multi-mode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M2SFCA)和绿地公平性模型,对广州绿地可达性和公平性空间格局与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广州多尺度绿地可达性水平存在明显的“城郊两极化”空间差异,低绿地可达性区域集聚于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心城区,而人口较少的外围城市区域绿地可达性值普遍较高。(2)广州市域绿地资源空间分布处于严重不公平状态(绿地公平性指数为0.58),且各行政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南沙区、天河区和花都区绿地公平性相对较好,其他区域绿地资源空间分配均有待提高与优化。(3)在镇街层面,有73.29%的镇街绿地资源空间分配处于高度平均水平(绿地公平性指数≤0.2);在社区层面,低可达性-公平类型的社区数量最多(占社区总量的39.85%),高可达性类型的社区分布最少:有15.91%的社区属于高可达性-公平类型,有12.94%的社区属于高可达性-不公平类型。研究结论将为优化城市区域绿地空间结构、保障绿地空间公平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绿地 空间公平  绿地公平性  可达性 多出行模式两步移动搜索法  

分 类 号:TU98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