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浮针联合穴位贴敷对周围性面瘫病人疗效、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    

Effects of floating-needle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the efficacy,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cale score and SDS score of palsy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大平[1] 艾乐群[1] 谭文峰[1]

ZHOU Daping;AI Lequn;TAN Wenfeng(Acupuncture and Massage Clinic,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Hu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uzhou,Hunan 412000,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针灸推拿门诊,湖南株洲412000

出  处:《安徽医药》

年  份:2021

卷  号:25

期  号:9

起止页码:1862-18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究浮针联合穴位贴敷对周围性面瘫病人疗效、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病人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1次/天,贴敷6小时/次;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浮针法治疗,每隔两天1次,3次/周。均持续治疗1个月。通过面神经功能(HB)分级量表用于判定面瘫严重程度;通过面部残疾指数(FID)量表用于治疗前后治疗效果评价;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焦虑症状进行评分;通过SDS对病人抑郁症状进行评分;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周围性面瘫病人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状况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周围性面瘫病人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周围性面瘫病人FDIP评分[(16.02±2.94)分比(15.65±2.32)分]、FDIS评分[(24.11±3.31)分比(24.63±2.86)分]、SDS评分[(53.57±19.97)分比(53.62±21.6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DIP评分、FDIS评分分别为(31.38±3.42)分和(35.96±3.68)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的(24.45±3.05)分和(30.76±3.12)分;SDS评分为(26.73±8.9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的(38.15±10.58)分(P<0.05)。治疗前,两组周围性面瘫病人HB分级、SAS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分级、SAS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瘫,改善周围性面瘫病人面部残疾症状,对缓解病人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有所帮助,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 键 词:面神经麻痹 浮针  穴位贴敷 疗效 面部残疾指数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分 类 号:R24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