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微结构形成机理的影响进展 ( EI收录)
Review on the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 Mechanism in Concrete Material Under Different Curing Regim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Gaozhan;GE Jingcheng;ZHANG Chunxiao;YANG Jun;LIU Kaiwei;WANG Aiguo;SUN Daosheng(School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Anhui Jianzhu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Building Materials,Hefei 230022,China;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otection,IDE,AMS,PLA,Luoyang 471023,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合肥230601 [2]安徽省先进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2 [3]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洛阳47102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003);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KJ2019ZD55);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9055);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b11020033)。
年 份:2021
卷 号:35
期 号:15
起止页码:15125-151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RCCSE、SCOPUS、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养护制度是影响混凝土微结构形成的关键因素,进而决定了混凝土的性能。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尝试通过控制养护温度或湿度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但由于控制变量的单一性,其对混凝土性能的提升效果有限。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同时控制养护温度、湿度,甚至压力的蒸汽养护与蒸压养护应运而生。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主要通过生成大量高密度C-S-H凝胶来为混凝土提供强度,且随着蒸压养护的持续,C-S-H凝胶向强度高、密度大的托勃莫来石转变,促进混凝土强度进一步增长。然而,蒸汽养护与蒸压养护在快速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也会使混凝土产生孔隙率增大、孔径粗化及界面过渡区性能变差等问题,从而影响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为此,常采用降低水胶比、掺加矿物掺合料、延长养护时间、二次养护等措施,来改善蒸汽养护与蒸压养护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性能和孔隙结构,从而提升混凝土微结构的稳定性。本文在综述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对混凝土水化产物的组成与形貌、界面过渡区和孔隙结构影响的基础上,归纳了不同养护制度下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和孔隙结构的有效措施,分析了不同养护制度提升混凝土微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和机理,以期为混凝土养护制度的选择提供参考。最后,指出了不同养护制度下超高性能混凝土微结构形成与演变研究的不足。
关 键 词:蒸汽养护 蒸压养护 水化产物 界面过渡区 孔结构
分 类 号:TU5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