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技术解析中高温大曲微生物来源    

Exploring the source of microbiota in medium-high temperature Daqu based on high-throughput amplicon sequenc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天慈[1] 何宏魁[2] 周庆伍[2] 曹润洁[2] 马叶胜[2] 杜海[1] 徐岩[1]

ZHOU Tianci;HE Hongkui;ZHOU Qingwu;CAO Runjie;MA Yesheng;DU Hai;XU Yan(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Anhui RiseWellTechnology Co.Ltd.,Anhui GujingGongjiu Co.Ltd.,Bozhou 236800,China)

机构地区:[1]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 [2]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亳州236800

出  处:《食品与发酵工业》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01341);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8YFC1604100)。

年  份:2021

卷  号:47

期  号:16

起止页码:66-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中高温大曲及其制作环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利用微生物溯源追踪技术对发酵开始时大曲中的微生物来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曲室外到曲室内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逐渐被选择、富集。从大曲发酵开始到结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增加,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降低。发酵开始时大曲中细菌以魏斯氏菌属(Weissella)为主,发酵结束大曲中细菌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在发酵开始和结束时大曲中的真菌以曲霉属(Aspergillus)和根霉属(Rhizopus)为主。发酵开始的大曲中细菌89.3%来自于原料,5.6%来自于室内草席;大曲中53.7%真菌来自于室外地面,23%真菌来自于室内屋顶。该研究解析了中高温大曲微生物的来源,为优化制曲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中高温大曲 微生物溯源  高通量测序 环境微生物 固态发酵

分 类 号:TS261.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