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生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delayed bleeding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of gastric epithelial neopla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Gong Yu;Zhang Yueming;Zhu Jiqing;He Shun;Dou Lizhou;Liu Yong;Ke Yan;Liu Xudong;Liu Yumeng;Wu Hairui;Lyu Ying;Wang Guiqi(Department of Endoscopy,National Cancer Center/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Cancer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21,China)
机构地区:[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100021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2800、2018YFC1313103、2016YFC0901402);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SZSM201911008);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17110002617002);协和创新工程项目(2016-I2M-001、2017-I2M-1-001、2019-I2M-2-004);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2020-2-4025);协和青年科研基金(2017320012)。
年 份:2021
卷 号:43
期 号:8
起止页码:861-8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8月至2019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ESD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的637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于ESD术后密切随访患者的迟发性出血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637例患者共699处病变,其中696处病变整块切除,治愈性切除率为92.1%(644/699)。ESD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6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1处,癌582处。74处病变发生迟发性出血,625处病变未发生术后出血,发生率为10.6%。迟发性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病变最大径、病变大体形态、术中出血控制情况和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最大径、病变大体形态是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病变≥3.0 cm(OR=1.958,95%CI:1.162~3.299)、病变大体形态为浅表平坦型(OR=10.598,95%CI:1.313~85.532)的患者ESD术后亦发生迟发性出血。结论病变最大径、病变大体形态是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ESD术后,应重点关注病变≥3 cm、病变大体形态为浅表平坦型的患者,及时采取预防出血的措施,以保证患者的术后康复,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关 键 词:胃肿瘤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迟发性出血 风险因素
分 类 号:R73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