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粮食主产区河南省耕地撂荒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EI收录)  

Aband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ultivated Land Abandonment in Major Crop-producing Area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丁扬[1] 吴建桥[1] 文雯[2] 姜广辉[1] 李雨凌[1] 李广泳[3]

ZHOU Dingyang;WU Jianqiao;WEN Wen;JIANG Guanghui;LI Yuling;LI Guangyong(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Henan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Zhengzhou 450016,China;National Geomatics Center of China,Beijing 100830,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2]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郑州450016 [3]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北京100830

出  处:《农业机械学报》

基  金: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科研项目(2019-319-9)。

年  份:2021

卷  号:52

期  号:8

起止页码:127-1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准确把握粮食主产区耕地撂荒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保障粮食安全、强化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省为例,在识别撂荒耕地分布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撂荒程度指数刻画了撂荒总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了县域尺度耕地撂荒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2015年河南省耕地撂荒面积为174419.46 hm^(2),整体撂荒率为2.15%;全省158个县域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撂荒耕地的空间分布总体呈倒“T”字型格局。河南省耕地撂荒受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人口外流为直接因素,耕地破碎化等生产条件制约为间接因素,而农业生产收益较低为根本因素。根据撂荒地域分异特征,将研究区归纳为人口条件约束型区域、生产条件约束型区域和经济条件约束型区域3种,提出应因地制宜,采取有序推进农地流转、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经济激励等方式促进耕地的合理有效利用。

关 键 词:耕地撂荒 空间格局  影响因子  地理探测器  粮食主产区 河南省  

分 类 号:F301.21] P962[地理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