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利用生物电阻抗法研究进藏工作的汉族人群骨骼肌含量    

Skeletal muscle content of Han adults working in Tibet by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秋月[1] 张海龙[1] 席焕久[1] 任甫[1] 阎文柱[1] 钟铧[2] 白马多吉[2]

ZHAO Qiu-yue;ZHANG Hai-long;XI Huan-jiu;REN Fu;YAN Wen-zhu;ZHONG Hua;BAIMA-Duoji(Department of Anatomy,Liaoning Medicine College,Liaoning Jinzhou 121001,China;Department of Anatomy,Medicine College of Tibet University,Lhasa 850000,China)

机构地区:[1]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辽宁锦州121001 [2]西藏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拉萨850000

出  处:《解剖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15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0551201)。

年  份:2021

卷  号:52

期  号:4

起止页码:643-6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MBASE、IC、JST、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进藏工作汉族成年人群和辽宁汉族成年人群骨骼肌含量分布的特点及差异。方法随机抽取进藏工作的辽宁本地汉族、辽宁汉族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进藏辽宁本地汉族成人223名(男95,女128);辽宁汉族成人302名(男126,女176),应用体成分分析仪对受试者的体重、全身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左上肢肌肉量、右上肢肌肉量、左下肢肌肉量、右下肢肌肉量进行测量。并将所有结果输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相关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进藏汉族成年人群的体重、躯干肌肉量、左上肢肌肉量、右上肢肌肉量、左下肢肌肉量及右下肌肉量均小于辽宁本地汉族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进藏汉族和辽宁汉族人群的男性肌肉量大于女性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辽宁汉族人群进入西藏高原地区后,身体各部分肌肉量数值均明显下降。人体成分的改变可受性别、高原缺氧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关 键 词:汉族 藏族 骨骼肌 生物电阻抗法 成人

分 类 号:R19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