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解读    

Interpretation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Evaluation Method Guid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牛明[1] 张斯琴[2] 张博[3] 杨扩[2] 李梢[2]

NIU Ming;ZHANG Si-qin;ZHANG Bo;YANG Kuo;LI Shao(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Fifth Medical Center of 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 100071,China;Institute of TCM-X/Bioinformatics Division,BNRIST/Department of Automation,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Early Druggability 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Drugs,Tianjin International Joint Academy of Biomedicine,Tianjin 300457,China)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北京100071 [2]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生物信息学研究部,北京100084 [3]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津市创新药物早期成药性评价企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

出  处:《中草药》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63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620110108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7000)。

年  份:2021

卷  号:52

期  号:14

起止页码:4119-41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M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网络药理学是从生物网络的整体角度阐释疾病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理念契合了中医药学的整体论思想,中医药领域也率先提出了网络药理学的核心理论——"网络靶标"理论。随着生物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网络药理学成为信息科学与医学生命科学交叉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成为医药研究从还原论迈向系统论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网络药理学的理论分析、算法开发等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领域,特别是中医药学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的技术引领,网络药理学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在研究的可靠性、规范性以及可验证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近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了国际上第一个专门用于网络药理学评价的标准——《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针对该指南内容,通过分析网络药理学研究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重点解读该指南相关技术要求的选择策略及其适用性,为从事网络药理学研究或审评人员更好地使用该指南提供参考,以期促进网络药理学研究的良性发展。

关 键 词:网络药理学 网络靶标  评价方法  评价要素  评价流程  指南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