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1945)生物学研究进展    

Research Advances of Biology in 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1945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洪海[1] 梁晨[1] 张浴[1] 段方猛[1] 宋雯雯[1] 史倩倩[1] 黄文坤[2] 彭德良[2]

ZHAO Hong-hai;LIANG Chen;ZHANG Yu;DUAN Fang-meng;SONG Wen-wen;SHI Qian-qian;HUANG Wen-kun;PENG De-liang(Key Lab of Integrated Crop Pest Manage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College of Plant Health and Medicine,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266109;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B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193)

机构地区:[1]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9 [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出  处:《生物技术通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2398);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ASTIP-2016-IPP-15)。

年  份:2021

卷  号:37

期  号:7

起止页码:45-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1945)是世界上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和我国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害甘薯、马铃薯、大蒜等多种地下结实作物,在许多杂草和真菌上也能生长和繁殖。腐烂茎线虫喜凉怕热、喜湿怕干,主要通过寄主作物的无性繁殖材料传播和扩散。在不同作物上,它的田间持续存活、侵染和损害表现存在明显差异,但相关原因和机制不甚明确。本文综述了腐烂茎线虫的地理分布、寄主范围、生殖发育、侵染循环、环境适应能力及其存活寄生相关分子机制,指出了需要深入探讨的主要问题,有望为这种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预警防控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用参考。

关 键 词:腐烂茎线虫 寄主适合性  土壤存活  侵染部位 群体多样性  

分 类 号:S432.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