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近红外光谱传感物联网研究与应用进展  ( EI收录)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es of Near-Infrared Spectral Sensing Internet of Thing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绪泉[1,3] 王丽丽[2] 方家熊[1,2]

Wang Xuquan;Wang Lili;Fang Jiaxiong(State Key Laboratories of Transducer Technology,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0083,China;Advanced Research Center for Optics,Shandong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237,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 [2]山东大学光学高等研究中心,山东青岛266237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处:《中国激光》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75229);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S202003a06020001);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GGX104003);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T1907)。

年  份:2021

卷  号:48

期  号:12

起止页码:317-3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2020、EI、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在感知层中加入定制化的微型光谱感知节点,近红外(NIR)光谱传感物联网(IoT)实现了NIR光谱分析技术和IoT技术的集成应用,进而可以满足IoT感知层中对物质成分传感的应用需求。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依托成熟的InGaAs焦平面探测器技术,与山东大学联合,在NIR光谱传感IoT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良好进展。首先,介绍了NIR光谱传感IoT的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接着,为了实现光谱感知节点的微型化设计,重点介绍了集成多通道滤光片和集成线性渐变滤光片的两种微型光谱组件结构及其波长定标方法,并结合制备工艺对光谱组件的性能展开对比和分析。最后,基于集成式光谱组件,进一步介绍了NIR光谱感知节点、云服务器和手机客户端的研究应用情况,并对NIR光谱传感IoT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 键 词:近红外光谱学  焦平面探测器 铟镓砷 线性渐变滤光片  物联网

分 类 号:TN21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