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气候变化对澜湄流域气象水文干旱时空特性的影响  ( EI收录)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drought over the Lancang-Mekong Rive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昱[1] 席佳[1] 张弛[1] 王国庆[2] 黄强[3] 关铁生[2] 卢吉[4] 周惠成[1]

LI Yu;XI Jia;ZHANG Chi;WANG Guoqing;HUANG Qiang;GUAN Tiesheng;LU Ji;ZHOU Huicheng(College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Faculty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logy-Water Resources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210029,China;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Hydropower,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48,China;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INC.,Kunming 650214,China)

机构地区:[1]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 [3]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4]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4

出  处:《水科学进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2047302,52079017)。

年  份:2021

卷  号:32

期  号:4

起止页码:508-5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2020、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气象水文干旱发生了较大变化,预测未来流域干旱的时空变化与传播特征是应对气候变化、开展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基础。利用SWAT模型通过气陆耦合方式模拟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历史(1960—2005年)和未来时期(2022—2050年,2051—2080年)的水文过程,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预估并分析了流域未来气象水文干旱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未来降水呈增长趋势,气象干旱将有所缓解,但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与流域蒸发的增加,将导致水文干旱更为严峻,干旱从气象到水文的传播过程加剧;②水文干旱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允景洪和清盛站的水文干旱最为严重,琅勃拉邦、穆达汉和巴色站次之,万象站最弱;③未来流域水文干旱事件发生频次略有减少,但其中重旱、特旱事件占比增加,极端干旱将趋多趋强,且空间变化更加显著。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气象水文干旱  GCM偏差校正  SWAT模型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分 类 号:TV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