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肢体间不对称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及干预手段    

Effects of Inter-limb Asymmetry on Motor Performance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丹阳[1,2] 程序[1] 阙怡琳[3] 倪丽丽[2,4]

LI Danyang;CHENG Xu;QUE Yilin(School of Sports Training,Wuhan Sports Univ.,Wuhan 430079,China;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enter,Wuhan Sports Univ.,Wuhan 430079,China;Schoo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Training,Beijing Sport Univ.,Beijing 100084,China)

机构地区:[1]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武汉体育学院体能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3]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北京100084 [4]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18YFF0300900)。

年  份:2021

卷  号:55

期  号:8

起止页码:94-1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JST、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肢体间不对称是当前国际体能训练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梳理国际权威研究成果,厘清肢体间不对称的概念和内涵,探究肢体间不对称与运动表现的关系、肢体不对称的评估方式、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法。主要结论第一,肢体间不对称主要是指身体左右两侧肢体结构、动作模式、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差异;第二,肢体间不对称直接影响爆发力输出、多向速度、离心—向心能力、平衡能力,潜在影响运动经济性、动作模式及专项运动技能的发挥;第三,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式为力量和爆发力训练(双侧和单侧)、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核心区训练、平衡能力训练等。建议在训练实践中应将肢体不对称与基础力量、爆发力等测评结合起来,以优化精英运动员的评估体系;应对运动员的肢体间不对称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控,探索肢体间不对称与多种运动能力、神经肌肉疲劳等多种能力的交互影响,为调控训练计划提供指南。

关 键 词:肢体间不对称  单侧训练  双侧训练  体能训练  运动表现  

分 类 号:G808.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