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大肠湿热证临床特点及其与血栓形成预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Characteristics of ulcerative colitis at active stage with dampness and heat in large intestin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rediction indexes of thrombo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鲁卿[1] 王典朋[2] 孙梦云[3] 张声生[1]

ZHAO Lu-qing;WANG Dian-peng;SUN Meng-yun;ZHANG Sheng-sheng(Digestive Center,Be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10,China;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Bej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jing 100081,China;Bej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北京100010 [2]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北京100081 [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出  处:《中华中医药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973764);北京市科技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No.Z181100001718218)。

年  份:2021

卷  号:36

期  号:7

起止页码:4258-42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APJ2020、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大肠湿热证临床特点及其与血栓形成血液预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39例UC活动期患者的相关信息,将患者分为大肠湿热证组(180例)和非大肠湿热证组(25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同时比较两组血栓形成相关血液预测指标;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肠湿热证与血栓形成多项血液预测指标的关系。结果:大肠湿热证组与非大肠湿热证组比较,男性比例更高(P<0.05),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度属于中、重度的比例更高(P<0.05),血栓形成相关血液预测指标中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更高(P<0.05,P<0.01)。Binary 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建模分析,结果显示取对数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取对数的血小板计数与白细胞计数交互对大肠湿热证的预测有显著的帮助,可以作为相关的预测客观指标(P<0.05)。结论:UC活动期男性更易出现大肠湿热证,大肠湿热证与其他证型相比病情更为严重,且并发血栓形成的风险更高。

关 键 词: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证 血栓形成 相关性分析  

分 类 号:R259[中西医结合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