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河南省县域就地城镇化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研究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evolution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itu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德昭[1] 许家伟[2,3]

ZHAO Dezhao;XU Jiawei(Finance&Taxation College,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Zhengzhou 450046,China;Academician Laboratory for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Data Mining,Zhengzhou 450046,China;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Urban-Rur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Henan Province,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Zhengzhou 450046,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郑州450046 [2]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郑州450046 [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46

出  处:《地理研究》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CJL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78);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资助计划(hncjzfdxqnbjrc201710);2020年度“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2020年度华贸金融研究课题“县域财政治理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2021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重点项目培育项目。

年  份:2021

卷  号:40

期  号:7

起止页码:1978-19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国的就地城镇化被视为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人类聚落系统发生重大改变的证据之一。已有文献大多局限在城乡二元分析框架内,本文基于城乡界限淡化的背景建立县域就地城镇化模型,对河南省108个县市2006—2016年就地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格局、空间聚类和热点区域演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河南省大多数县市就地城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大部分县市仍处低水平发展阶段,就地城镇化水平相对差异呈扩大趋势。(2)河南省就地城镇化空间演化特征明显,"L"形豫北-豫东板块就地城镇化先行区凸显,豫西整体城镇化水平虽低但发展后劲足,连片发展态势明显。(3)河南省县域就地城镇化全局自相关性十分显著,空间聚集倾向和空间近邻效应日益显现,但仅出现了小范围的高聚类区和低聚类区。(4)河南省县域就地城镇化的热点区、冷点区分布格局变化较大,但次冷区和次热区基本保持稳定状态。(5)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城镇就业规模、人口规模和财政支出水平等是影响河南省县域就地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从加快推进户籍制度和就业创业制度改革、完善农业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制度、加快城乡结合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提升就地城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

关 键 词:就地城镇化 时空格局  空间相关性  空间聚类 热点识别  

分 类 号:F299.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