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老化微塑料对水体中重金属铜和锌的吸附行为研究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Cu^(2+) and Zn^(2+) onto UV-aged microplastics in aquatic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琼杰[1] 张勇[1] 张阳阳[1] 汪金晓雪[1] 陈慧娟[1]

WANG Qiongjie;ZHANG Yong;ZHANG Yangyang;WANG Jinxiaoxue;CHEN Huijuan(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anshan 243002)

机构地区:[1]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马鞍山243002

出  处:《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51808002)。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7

起止页码:2712-27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在水环境中可以作为重金属载体,对金属离子的迁移和毒性效应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开展了紫外光老化后的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和聚乙烯(Polyethylene, PE)对两种重金属离子Cu^(2+)和Zn^(2+)在单一和二元复合体系中的吸附行为研究.通过拟一级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发现,微塑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过程,利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等温线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单一体系中,相同老化条件下的PP相比PE对金属离子的平衡吸附量更高,且对Cu^(2+)的吸附量均大于对Zn^(2+);在二元复合体系中,由于竞争吸附作用,MPs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小于在单一体系中的吸附量,且MPs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即吸附主要以多层吸附为主.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老化PP和PE微塑料对Cu^(2+)和Zn^(2+)的吸附行为属于自发吸热过程.微塑料PP和PE吸附前后对莱茵衣藻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微塑料存在均对藻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吸附重金属后的微塑料对藻的生长抑制率有所降低.通过藻的酶活性(包括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结果表明,微塑料对藻造成一定的氧化损伤,而吸附重金属后的微塑料的毒性作用下降.本论文可以为环境中微塑料存在下复合污染物的竞争吸附行为和联合生态效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老化  微塑料  重金属 竞争吸附  莱茵衣藻 毒性效应

分 类 号:X131] X7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